南山所整理发现,4月17日-4月23日期间,在产业集群方面,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集群产业较为活跃。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复函湖北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重庆出台《渝西八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发展报告》,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发文,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等。
重点监测城市方面,上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本届展会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着力聚焦新能源转型趋势,重磅新车、硬核技术云集,上海市上周在智能物联网汽车产业方面较为活跃,一季度出口电动汽车16.7万辆,货值占全国近60% 。
上周,国家层面及全国重点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动态有哪些?南山所与您一起回顾!
智能物联网汽车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
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内容摘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复函湖北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湖北(襄阳)先导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结合5G和智慧城市建设,在主城区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完成智能化交通路口全覆盖,实现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带动全路网规模部署。浙江(德清)先导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做好车联网与5G、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重点区域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打造信息开放、互联互通的云端服务平台,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培育新应用与新服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广西(柳州)先导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城市道路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做好与5G、智慧城市发展的统筹衔接,完成重点区域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打造信息开放、互联互通的云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4月19日
发布链接: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sjdt/art/2023/art_c722993057ee416cbd74f7c19f27839e.html
重庆市
出台《渝西八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
内容摘要:4月21日,重庆市经信委出台《渝西八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渝西八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实现产值超过4000亿元。按照《行动计划》,渝西八区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搭建一批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特色产品,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渝西八区将通过在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系统和传统系统的生产研发方面“下功夫”,实施“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招商引资、狠抓存量转型、承接梯度转移、壮大市场主体、实施集群发展、加强数智赋能、加快融合发展、培育特色园区、推动成渝合作、走出去引进来”11项发展任务。
发布日期:4月24日
发布链接: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304/t20230424_11907209.html
上海市
一季度出口电动汽车16.7万辆,货值占全国近60% 上海新能源车出口稳居全国首位
内容摘要:日前据上海海关统计,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电动载人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0.3%、63.9%,出口量值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出口货值占全国近60%,稳居全国首位。目前,上海口岸有海通码头、洋山和南港码头等具备汽车进出口功能,其中海通码头担负着约80%的汽车出口重任,2022年完成720艘次外贸滚装船舶作业,汽车出口首破百万辆,达101.5万辆。据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介绍,外港海关叠加“提前申报”“抵港直装”“零延时验放”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海通码头实现24小时作业,千方百计助力国产新能源车加大油门驶向全球。上海南港滚装船码头位于洋山临港新片区,凭借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正迅速崛起为上海汽车进出口生力军,2022年累计进出口汽车达22.7万辆,已实现特斯拉、上汽名爵、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及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的规模化出口,曾创下单月出口高达3.4万辆的纪录。
发布日期:4月24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424/5d445dbb9d964133a2b68cdd09c30382.html
上海市
以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产品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球化价值链
内容摘要:4月18日,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超千家企业带来众多新产品、新战略在前两日密集发布。与往届车展不同,今年多家国内企业都在发布内容中提到了“出海”布局,不少企业还官宣了“出海”计划。这些国内汽车上下游企业大多是依靠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的产品或服务得以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改变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近两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上升。今年1到3月,中国汽车实现了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了70.6%,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达到了24.8万辆,同比增长了1.1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认为,中国及上海汽车产业“出海”出现新趋势:一是出口市场结构趋向高端化,二是产业链布局趋向全球化,三是汽车“出海”转向低碳化、绿色化,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提升。“现在30多个国家每个月新增订单超过1万辆,带动了乘用车的出口均价,由原来8万元左右达到现在18万元左右,逐渐摆脱了‘出海’低端的标签。”据了解,上海车企走向了100多个国家。站在“出海”的新节点,打造全球化价值链成了中国车企“出海”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则成为“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4月21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421/3fe4cd088abf4a2f86d505990c3726aa.html
新一代电子信息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
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内容摘要: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充分发挥IPv6协议潜力和技术优势,更好满足5G、云网融合、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场景对网络承载更高的要求。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我国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为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见效,实施意见围绕构建IPv6演进技术体系、强化IPv6演进创新产业基础、加快IPv6基础设施演进发展、深化“IPv6+”行业融合应用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5个方面,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比如,在构建IPv6演进技术体系方面,实施意见要求推动IPv6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系统推进IPv6国家标准、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的制定和落地,提升国际标准贡献率和影响力。
发布日期:4月24日
发布链接:http://gxt.hunan.gov.cn/gxt/xxgk_71033/gzdt/rdjj/202304/t20230424_29322036.html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内容摘要:4月20日,以“数字驱动 智能未来”为主题的2023泰尔英福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由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泰尔英福联合80多家标识产业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在致辞中表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乃至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新兴业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立足我国产业发展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的创新探索。
发布日期:4月23日
发布链接:http://gxt.hunan.gov.cn/gxt/xxgk_71033/gzdt/rdjj/202304/t20230423_29320947.html
科学技术部
在天津启动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
内容摘要:17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超算互联网工作启动会。会议发起成立了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多位专家,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各国家超算中心负责人、网络运营商代表,以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及用户代表参会。超算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超算中心,并连接产业生态中的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能力和资源,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其重要目标是紧密连接供需双方,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统筹调度,降低超算应用门槛,并带动计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自主核心软硬件技术深度应用,辐射带动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的发展与成熟。
发布日期:4月17日
发布链接:https://www.tj.gov.cn/sy/tjxw/202304/t20230418_6208423.html
北京市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内容摘要:4月14日下午,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北京帕尔玛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消费”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说,建设数字中国,是中国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通过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潘锋介绍,北京正在全力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是中国数字化进程中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2021年7月,北京印发《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2022年11月,出台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万亿,占GDP达到了41.6%,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了9958.3亿,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23.9%。
发布日期:4月17日
发布链接:http://jxj.beijing.gov.cn/jxdt/gzdt/202304/t20230417_3056495.html
天津市
智能科技产业引领作用凸显,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722亿元
内容摘要:日前,天津市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媒体吹风会上,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大会创办伊始天津提出要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建设“天津智港”,如今智能科技产业的引领作用正在天津显现,2022年天津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2722亿元,比5年前增长101.3%,翻了一番。大会创办伊始,天津围绕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打出“天津智港”建设目标,出台智能科技产业1+10行动方案,设立百亿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制定《天津市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伴随6届智能大会举办的,是中国科协在津开展全域科普和科创中国的推广示范;是工信部授予天津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车联网先导区,以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天津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双先导区的城市。天津也借势以信创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步伐
发布日期:4月20日
发布链接:https://www.tj.gov.cn/sy/tjxw/202304/t20230420_6210711.html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
北京市
“五措施”加快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内容摘要: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采纳审计建议,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等6部门出台了《北京市加快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要求各涉农区政府采取强化属地政府责任、改革完善管理模式、落实“镇管村用”制度等五项措施,着力解决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卫生人员不足、岗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4月21日
发布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304/t20230421_3062970.html
上海市
启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今年产业规模目标超9000亿元 共同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朋友圈”
内容摘要:18日,上海启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并举行首期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培训班开班仪式。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成绩不俗,产业规模达8537亿元,同比增长5.7%;新增获批1类新药4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新增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获批的器械9项,累计33项获批上市,数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生物医药资本活跃,一级市场融资金额达241.86亿元,为全国第一。据了解,上海最新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举措包括——规划“适度提前”的产业标准厂房,提供500万平方米可“拎包入住”的生物医药产业低成本的标准厂房;打造上海市产医融合战略咨询委员会及细分领域的专委会平台,发挥“BioShanghai政享荟”聚合效应,畅通企业家、医生、科学家和投资者的高效对接;推出“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加快创新产品入院应用,首批已有70件药械产品纳入目录。
发布日期:4月19日
发布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419/a7f6e01517e64393bb95e4cf40ad4903.html
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天津市
印发 《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吸引重大项目落地
内容摘要:18日天津市政府印发出台《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称《政策措施》),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天津,并对12条重点产业链提供专属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能级,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措施》对重大项目的关键性作用非常看重,规定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补足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短板的重大工业项目,以及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促进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化、增产扩能等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软硬件工具等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重点产业专门出台专属政策,比如为支持信息系统与应用发展,对重点建设的适配攻关基地,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推广成效显著的信息系统与应用产品,分级分类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为支持集成电路发展,对天津市“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等重大专项、试点示范项目,按照国家支持金额给予等额奖励。
发布日期:4月19日
发布链接:https://www.tj.gov.cn/sy/tjxw/202304/t20230419_6209563.html
安徽省
加快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内容摘要:4月21日,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赴蚌埠市开展主题调研,深入了解中国(蚌埠)传感谷和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并研究落实推进举措。调研强调,智能传感器是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石”,应用场景广泛、市场前景广阔。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先锋,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产学研共同体,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持续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要用工业互联网汇聚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对接长三角等地,开展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全产业链招商,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要借鉴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应用经验,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智能传感器应用,丰富和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产品持续迭代创新。要着力构建良好发展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4月24日
发布链接:http://jx.ah.gov.cn/sy/syzx/snjxyw/148050311.html
河北省
出台17条金融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内容摘要:近日,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省工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强化融资支持等5方面提出17条措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专精特新”领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支持。强化融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优化融资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对重点产业链的对接服务,深化与链上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搭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依托订单、资金流、物流等数据信息,“一链一策”制定覆盖上下游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开展存货、仓单、订单、应收账款、保理、信用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完善对接机制。各地工信部门与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库。
发布日期:4月19日
发布链接: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71802/14471750/15449391/index.html
浙江省
引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内容摘要: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发布了浙江扩大消费25条举措,涵盖体育、数字信息、电子商务直播、国潮国货等主题消费领域,以及汽车、住房、文旅、农产品等传统消费和餐饮、医疗美容、家政服务、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通知》明确,要拓展新型主题消费,做强亚运体育消费。鼓励杭州市进一步放宽“双限”,《通知》指出,要稳定扩大汽车消费,鼓励杭州市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限行政策,适时增加小客车浙A号牌指标。
发布日期:4月20日
发布链接:https://www.zj.gov.cn/art/2023/4/18/art_1229019365_2474143.html
以上内容来自国务院及各政府官网
南山科技事务所整理发布